WS/T 207—2010
X线检查方法
手部检查部位及摆手方法
右手正位片(含腕骨)。摆手方法为手指伸直,手心向下,平放在X线片口袋上面,压住、勿动,铅号放在小指侧。
足部检查部位及拍片体位
踝关节外侧位片。受检者侧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靠于台面,对侧膝部向前上方弯曲。被检测下肢伸直,踝部外侧紧靠暗盒。膝部用沙袋垫高,足跟摆平,使踝关节成侧位。
X线改变程度表示
用“+”表示,“+”表示病变较轻,“++”表示病变较重,“+++”表示病变严重。
疑似病例确诊
手部单个部位或X线征不能明确诊断者,需结合临床体征或第1掌骨干骺端病变加以确定。
X线改变程度判断基准
手部
掌指骨干骺端
先期钙化带中断、不整并伴有局部骨小梁紊乱者判定为“+”。先期钙化带的各种形态凹陷并伴有硬化,其凹陷深度和硬化增宽的厚度不超过2.0mm者判定为“+”,超过者判定为“++”。干骺端与骨骺部分穿通或大部穿通者判定为“+++”。(注:掌指骨干骺端改变不包括小指中节和拇指末节)
掌指骨骨端
骨性关节面毛糙、不整、凹陷、硬化,可伴有骨小梁结构紊乱者判定为“+”;骨端边缘缺损、骨端关节缘骨质增生,可出现囊样变或钙化骨化灶者判定为“++”;骨端粗大变形者判定为“+++”。
骨骺
骨骺关节面硬化、不整、平直者判定为“+”;骨骺歪斜、骺线变窄或骺线局限性过早融合并伴有局部硬化者判定为“++”;骨骺变形、骺核不同程度的缺损、碎裂或缺无者判定为“+++”。
腕骨
腕骨边缘局限性中断、凹陷、硬化者判定为“+”;腕骨局限性缺损、破坏、囊样变者判定为“++”;腕骨变形、相互拥挤、缺无者判定为“+++”。
足部距、跟骨
幼儿跟、距骨边缘毛糙、骨小梁结构紊乱者判定为“+”;距骨关节面不整、硬化、凹陷者判定为“++”;距骨塌陷、边缘缺损或跟骨缩短变形者判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