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6日是第13个“全国疟疾日”,今年全国疟疾日宣传主题为“消除疟疾控新冠,同防输入再传播”。
1、什么是疟疾?
疟疾,俗称“打摆子”,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在我国,主要有间日疟和恶性疟两种。
疟疾的主要症状包括周期性的寒战、高热、出汗,全身酸痛等,有时还伴有呕吐、腹泻、咳嗽。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谵妄、昏迷和休克,以及肝、肾功能衰竭。
2、疟疾是如何感染的?
疟疾主要是通过按蚊叮咬人传播的。疟疾流行严重地区,主要为东南亚、南亚次大陆、阿拉伯半岛、几乎整个非洲、中美洲与南美洲大部。到上述疟疾流行区生活、居住过的公民,如出现发冷、发热、出汗、乏力等症状,应当尽快去医院检查。
3、如何预防疟疾?
最有效的办法是防止蚊虫叮咬。尽量避免在蚊虫活动高峰期(黄昏和夜晚)到户外活动;如必须在户外作业,可穿长袖衣和长裤,皮肤暴露处可涂抹驱避剂,防蚊叮咬;清除杂草,填平水坑,消除蚊虫孳生地;在卧室喷洒杀虫剂、点蚊香和使用蚊帐,房屋安装纱门、纱窗。
2020年疟疾防治宣传核心信息
1.疟疾是一种可防可治的寄生虫病,发病的典型症状是发冷、发热和出汗。
2.疟疾通过蚊子叮咬或者输血传播,预防疟疾最好的办法是防蚊灭蚊,禁止疟疾患者献血。
3.非洲和东南亚是疟疾高度流行区,出国前应当了解目的地的疟疾流行状况,做好个人防护准备。
4.派驻疟疾流行区的随队医生应当具备疟疾诊治能力,指导团组做好疟疾防护,并及时诊治可能的疟疾患者。
5.重症疟疾会危及生命,去疟疾流行区旅行后出现发冷、发热、出汗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途中要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入境和就医时应主动告知旅行史。
6.医务人员应注意输入性新冠肺炎和输入性疟疾的鉴别诊断,对确诊的疟疾患者应按照《抗疟药使用规范》(WS/T-485-2016)给予规范的抗疟治疗。
7.疟疾患者应按照医嘱全程、足量服用抗疟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