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气炎热,气候潮湿,是各种肠道类病毒、细菌等繁殖的最佳时间,如不注意居家饮食、手、厕所等卫生,极易引发肠道类传染病的发生。
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指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及寄生虫等)经口进入人体消化道后,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等一系列人体病变的传染病,也就是人们俗称的“拉肚子”。
每个人都会因为感染的病原体不同,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比如感染霍乱弧菌后患者的大便多为水样便,颜色像淘米水,并且大多没有腹痛;感染痢疾杆菌后患者的大便呈脓血便,还伴有左下腹压痛等症状;而感染大肠杆菌O157后患者又会出现鲜血便。此外部分病原体还会在人体内产生毒素,导致中毒、昏迷甚至休克。因此,“拉肚子”不是小毛病,发病后一定要及时到就近的肠道门诊去就诊。
导致拉肚子的罪魁祸首
导致肠道传染病的罪魁祸首统称为肠道致病原,其种类很多,主要为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它们的个头都特别小,肉眼根本看不见,这些病原体主要存在于病人的粪便或呕吐物中,还有那些被病人粪便和呕吐物污染的食物、水、餐具和其他物品。苍蝇、蟑螂等昆虫是传播肠道传染病的“好帮手”,当它们叮食了病人的粪便和呕吐物后,又会在食物、水和餐具上爬行,从而一路播撒这些病原体,导致更多人感染发病。
一般来讲,肠道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特别喜欢夏秋季温暖湿润的环境,并且会在剩饭、剩菜和污染的物品上快速繁衍生长,不注意饮食卫生、手卫生等特别容易感染。
怎样预防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食用了被肠道致病原污染的食物或饮用被污染的水源而造成,所以预防肠道传染病的重点就是防止“病从口入”。要严把“病从口入”关,重点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不喝生水,做到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零食前也要记得洗手;另外,儿童不要养成吮指头的坏习惯,避免把没有洗干净的小脏手放在嘴里。
第二,尽量少吃冷饮。包括雪糕、冰激凌和冰水等,更不要一次吃太多,暴饮暴食会损害肠胃的防御系统,这时候肠道致病原就有机可乘了。
第三,消灭苍蝇、蟑螂,清洁环境,防止致病微生物污染食物和餐具。
第四,选择新鲜食品,不食用腐败变质的食品,加工时要生熟分开,生吃的瓜果蔬菜应该用流动水洗净。另外,冰箱不是保险箱,吃剩的食物即使放在冰箱内,时间也不能过长,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热。
第五,尽量少在户外就餐。如果外出就餐要到卫生条件好、具备卫生许可证的正规餐饮点,并且尽量少吃或不吃凉菜,千万不要在路边小摊上胡乱的买东西吃。
第六,如果家里有人出现腹泻,在照顾完他们后您一定要把手仔细的洗干净。同时,加强家庭餐具、饮具及卫生间消毒,严防肠道传染病在家体内传播。
得了肠道传染病怎么办
有很多人不在乎“拉肚子”,认为忍一下就过去了。其实,大量的腹泻会使人体严重的失去水分,甚至因脱水而休克。次外,有些病原微生物还会释放毒素,引起中毒可以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引起死亡。
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措施,个人不容易判断。所以个人一旦出现腹泻,应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去就诊和治疗。
发生腹泻时,一定不要禁食或禁水,有些人为了减少腹泻量,而不吃饭、不喝水。禁食、禁水使本就虚弱的身体得不到营养和水份补充,也没有足够的营养素去修复受损的肠道,会不利于致病微生物排出体外,所以禁食、禁水会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