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冬至,在民间都有补冬的习俗,人们以不同的方式进补,据说这样,到了寒冷的深冬才能抵御严寒的侵袭。天寒地冷,如何调整饮食,如何保证营养素的充足,如何提高耐寒能力和免疫功能呢?
第一,合理搭配,能量充足
冬季气候寒冷人体对能量的需求增加,需要注意能量的充足供应。日常饮食中保证食物多样化,避免挑食或节食,防止抵抗力下降。
主食注意粗细搭配,可以选用糙米、燕麦、黑米、红米及各种豆类与精细主食结合食用,以增加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摄入量。每天还应摄入适量的动物性食物,如瘦肉、蛋、禽、鱼、奶等,补充所需的蛋白质,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抗寒防病能力。
第二,莫贪生冷,适宜烹调
冬季饮食宜多温少寒,少食用寒凉生冷食物,建议在加工食物时,选择适宜的烹调方式,保留更多的营养成分。
适当喝粥、热汤有益健康,如小米粥、萝卜粥、鸡汤、鱼汤等。当然,喝汤的同时也要注意脂肪、嘌呤的摄入量。糖尿病患者和痛风患者要适量食用,避免加重病情。
第三,多吃蔬果,全面营养
冬季干燥,特别是北方地区,多吃水果可以补充水分和营养素。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能促进身体的代谢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因此,每天应摄入适量的蔬菜水果。蔬菜可选择萝卜、白菜、土豆、山药、莲藕、菠菜、芹菜、菜花、香菇等,水果可选择苹果、雪梨、猕猴桃、香蕉、柑橘、枇杷、柚子等。
第四,保证睡眠,适量运动
这个时节,起居养生也应当顺应四时变化而养“藏”,适当调整作息时间,早睡晚起,以助阳气闭藏、精气充养。此外,适量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有晨练习惯的人来说,小雪节气以后,最好选择日出后或者午后再去锻炼。由于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户外锻炼前,应做好热身运动,保护我们的身体免受损伤。
最后提示大家,冬季穿衣注意避寒保暖,以温暖舒适为原则。外出时最好戴上帽子、口罩,避免感染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