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目前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掌握预防知识、拒绝危险行为,做好自身防护才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目前我国青年学生中艾滋病主要传播方式为男性同性性行为,其次为异性性行为。
1、 拒绝危险行为。
卖淫、嫖娼、吸毒等活动是艾滋病传播的重要危险行为。
多性伴且没有保护的性行为可极大地增加感染、传播艾滋病和性病的危险。
性传播疾病容易造成生殖器或生殖道的皮肤或粘膜的炎症、破损、溃疡,在性交过程中易造成进一步的破损和出血,从而使艾滋病病毒经性传播更加容易。
2、 正确使用安全套。
使用前应特别留意安全套的出厂日期和有效期,确保安全套不过期;要将安全套前端的小囊捏瘪,排出空气。
每一次性行为都要使用新的安全套,不重复使用。全程都要使用安全套,即在阴茎接触阴道、肛门或口腔之前,就要戴上安全套。
良好的润滑对防止安全套破裂是很重要的,只能使用水性的润滑剂,油性润滑剂容易造成安全套破裂。
射精后应立即抽出,注意安全套有无破损。如有破损,应考虑去相关机构进行咨询检测。
3、 HIV暴露后怎么保护自己?
发生暴露后,比如破损手指沾染艾滋病人的血液、同HIV感染者发生了无保护的性行为,可以使用暴露后预防用药。暴露后预防用药可以有效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
服药种类: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的药物,根据当地医生评估后开具用药方案。
服药效果:与起始用药时间密切相关,原则上不超过暴露后72小时。时间越早,保护效果越好。
4、 艾滋病病人怎么生下一个健康的宝宝?
HIV感染的女性应尽早在国家抗病毒治疗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和母婴阻断。
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密切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强调住院分娩,进入分娩期后,因母体生殖道内存在艾滋病病毒,新生儿与产道的血液、分泌物直接接触会造成感染,故应进行择期剖腹产, 避免“母婴体液交换”,从而降低感染风险。
HIV 暴露的婴幼儿应采取纯人工喂养,同时喂养策略中应着重强调避免母乳和人工的混合喂养,混合喂养可能会造成婴幼儿消化道黏膜损伤,增加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