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地学校和托幼机构已陆续全面复学复课。随着秋季的到来,雨水增多、气候潮湿,发生食源性疾病的风险增高。如何才能有效防控校园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呢?
1、保持清洁。食品从业人员按要求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及口罩。加强手卫生,制备食物过程中要经常洗手,尤其是生熟食品交替处理的时候,保持手卫生尤为重要。另外加工制作场所和就餐场所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环境卫生。集中使用的餐饮具及高频接触物表面定期消毒。
2、生熟分开。生鲜肉类、禽类和海产类食物要与其他食物分开加工处理,生鲜食物要用单独的器具,如刀、砧板和其他用具,生熟食物要用不同器皿分开存放,不要生熟混放。
3、完全煮熟。适当烹饪基本可将所有危险的微生物杀死,因此食物要彻底做熟,尤其是四季豆、豆浆。炖汤、炖菜要煮沸,食物中心温度至少应达到70℃,肉和禽类食物要煮透,不能带血丝,必须将大块食材彻底加热,才能将其内部的细菌杀死。冰箱里存放的剩饭剩菜再次食用前应当彻底加热。
4、食物要保存在安全温度下。绝大多数致病微生物喜欢室温环境,因此熟食不要在室温下存放超过2小时,所有熟食和易腐败的食物应及时冷藏(最好在5℃以下)。但冰箱并不是保险箱,即便在冰箱中食物也不能贮存过久。
5、确保水和食物原材料安全。饮用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挑选新鲜和有益健康的食物,不吃过期、变质的食物,谨食生鲜动物肉、发芽土豆、未知菌蕈等不能保证安全健康的食物。
6、不喝生水,不扎堆用餐,不购买“三无”食品,提倡分餐和使用公勺公筷。
7、当学校出现食源性疾病聚集病例时,第一时间报告辖区医疗机构或疾控部门,及时救治病人,迅速果断处理中毒事故,确保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