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流感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其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3.png 3.png](/ueditor/asp/upload/image/20230302/16777169539157866.png)
三、哪些人容易得流感?
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流感的高危人群包括:5岁以下儿童、65岁及以上老年人、孕妇、以及患有哮喘、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
四、得了流感有哪些症状?
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甚至死亡。
![4.png 4.png](/ueditor/asp/upload/image/20230302/16777169923434125.png)
五、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区别是什么?
(1)流行规律不同。普通感冒不会流行。普通感冒也就是俗称的“伤风”,可发生于全年的任何季节,冬、春季节更易发生。普通感冒多数是散发性,不引起流行。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致的疾病,传染性极高,可以短时间内在大范围人群中流行。(2)症状不同。普通感冒症状较轻,早期症状有咽部干痒或灼热感、喷嚏、鼻塞、流涕,开始为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有咽痛;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流感的症状较重,潜伏期通常为1~3天,起病很急,一开始就发烧,体温可高达39℃~40℃,畏寒、全身不适、头昏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及流涕,高热持续3~5天后,全身症状减轻,咳嗽等呼吸道症状逐渐加剧。
![5.png 5.png](/ueditor/asp/upload/image/20230302/16777170308346937.png)
六、怎么判断是否得了流感,诊断方法是什么样的?
流感通常急性起病,发热(高热可达39-40℃),呼吸道症状可出现咽痛、咳嗽、鼻塞、流涕等,全身症状明显,如头痛、肌痛、乏力等。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在流感流行季节,可能是感染流感病毒所致。但由于流感的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易与普通感冒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相混淆,所以流感需要实验室检测来确诊。检测方法包括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培养、抗原检测和血清学检测。
七、如果自己得了流感,怎么防止感染到别人?
在家休息,尽量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场所,确需外出时要戴口罩;减少与人近距离接触;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经常用肥皂和水洗手;对被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进行消毒。
![6.png 6.png](/ueditor/asp/upload/image/20230302/16777170692448240.png)
八、如何预防流感?
(1)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2)个人日常防护:保持室内通风;平时注意良好的个人的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不用手触碰眼、口、鼻;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家庭成员出现流感患者时,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等。(3)在症状出现的48小时内服用抗病毒药物,能有效缓解疾病症状、缩短症状持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