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传播是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及其制品和物品都可能导致病毒的传播。如,共用注射器吸毒、输入未经严格检测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入性诊疗操作,以及针刺、纹身、扎耳孔、共用牙刷或剃须刀等。
丙肝病毒可经性途径传播,特别是多性伴及感染其他性传播疾病者感染丙肝病毒的危险性更高。
丙肝病毒可以通过母婴途径传播,母亲体内丙肝病毒量高时可增加垂直传播的风险。
![微信图片_20240227082151.png 微信图片_20240227082151.png](/ueditor/asp/upload/image/20240227/17089936364678602.png)
(2)拒绝毒品、做好个人防护是预防丙肝的根本措施。
掌握预防知识、拒绝危险行为,做好个人防护才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共用注射器注射吸毒是造成丙肝感染的高危行为,不要共用注射器。使用清洁注射器可有效减少因注射吸毒传播丙肝的机会。做好个人防护,不共用剃须刀和牙刷。避免到消毒情况不明的小诊所、美容店进行侵入性诊疗、美容、纹身等。
(3)合理安全用血可有效控制丙肝病毒传播风险。
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使用通过严格丙肝筛查的血液可以大大减少和避免感染丙肝病毒的风险。提倡合理用血,避免不必要输血和使用血制品。
(4)拒绝不安全性行为,做好自身防护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卖淫嫖娼、聚众淫乱等活动是丙肝传播的重要危险行为。多性伴且没有保护的性行为可大大增加感染与传播丙肝的风险。坚持每次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预防丙肝经性途径传播。要选择质量合格的安全套,按照说明书正确全程使用,不能重复使用。
(5)感染丙肝的妇女应及时治疗,治愈前应避免怀孕。
感染丙肝病毒的妇女应及时治疗,治愈前应避免怀孕。确诊感染丙肝病毒的孕妇,临床上应避免侵入性操作,尽量缩短产程,分娩时减少会阴侧切、胎膜早破等手术操作,尽量减少和避免新生儿暴露感染的机会。感染丙肝病毒的母亲乳头有破损时,应避免母乳喂养。
![微信图片_20240227082155.png 微信图片_20240227082155.png](/ueditor/asp/upload/image/20240227/1708993675655767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