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鹦鹉热? 鹦鹉热又称鸟疫,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人、鸟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最初发现本病多见于玩赏鹦鹉者,故命名为鹦鹉热。鹦鹉热衣原体不只在鹦鹉身上有,鸽子、相思鸟等鸟类及鸡鸭等家禽、野生动物均可携带。
鹦鹉热衣原体主要在动物间传播,人类经呼吸道吸入含病原体的气溶胶、粉尘或密切接触可以导致发病,多发生于打扫禽舍、清理鸟笼或鸽舍中粪便,以及宰杀禽类、鸟类拔毛或被病鸟(家禽)、带菌的鸟(家禽)啄伤抓伤时。而病人咳出的痰液或气溶胶也可能导致人与人之间传染,但相对少见。
鹦鹉热的高危人群主要为:禽类养殖、运输、交易、屠宰、加工从业人员、鸟类爱好者和养鸟人士。
鹦鹉热的起病多隐匿,重症患者可急性发病,潜伏期5-14天。鹦鹉热的常见症状包括高热、寒战、头痛、全身乏力、肌痛、咳嗽、呼吸困难,亦可有意识障碍、肝脾肿大、恶心呕吐和咽炎等表现,累及不同器官时,临床表现均有所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