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是由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14岁儿童和青少年是水痘易发群体。宝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馨提示:正确认识水痘、科学防控水痘!
一、水痘是如何传播的?
水痘患者是该疾病的唯一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水痘患者(比如疱疹的疱液)或水痘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比如衣物、毛巾、床单)进行传播。
二、水痘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起病较急,水痘患者首发症状通常是发热和出痘,皮疹首先见于躯干和头面部,然后延及面部和四肢,呈向心性分布。以皮肤、粘膜上成批出现红色斑疹、丘疹、疱疹和痂疹为典型特征,为“四世同堂”表现;其中疱疹位置表浅,椭圆形,直径3~5毫米,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
三、为什么1-14岁人群易感染水痘?
1. 11-14岁年龄段人群免疫力较弱
相对来说,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还不是特别成熟,抵抗力相对较弱,再加上随着儿童长大和活动范围越来越广,受到病原体侵袭的机会也逐渐加大,容易罹患水痘等传染病。
2.水痘感染性极强
水痘俗称“见面传”,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等儿童集中场所一旦出现传染源,容易通过飞沫传播(交谈/咳嗽/打喷嚏等)、直接接触(使用公用物品等)等途径进行扩散。
四、水痘有哪些危害?
1. 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出现播散性水痘,皮疹融合形成大疱。2. 妊娠期感染水痘,可致胎儿畸形、早产或死胎。产前数天内患水痘,可发生新生儿水痘,病情常较危重。
3. 成人也是水痘的易感人群,在水痘的流行中不容忽视。倘若小时候感染过水痘则能获得“终身免疫”。但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会潜入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并沿着神经纤维,向脊髓后根神经节移动,最终在这里安家落户。当人体的免疫力下降时,潜伏于感觉神经节的病毒开始重新活动,沿身体一侧周围神经出现呈带状分布的、成簇出现的疱疹,这就是我们说的“带状疱疹”。
五、如何预防水痘?
1.接种水痘疫苗
按照《陕西省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指导意见》,在履行“知情、同意、自费、自愿”的原则下推荐适龄儿童开展2剂次水痘疫苗免疫程序:
1. 首针接种在满12月龄起进行,第二剂接种最好间隔 1年,最少不少于3个月,应在3岁入托前完成。
2. 3周岁儿童,如果已经有一剂接种史,择期接种第二剂,至少与第一剂接种间隔3个月以上。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
咳嗽、打喷嚏时注意用纸巾遮住口鼻,进入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科学佩戴口罩,避免飞沫传播;日常注意通风,每天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流行高峰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出现症状及早就医等。
3.重点机构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学校及托幼机构要做好晨(午)检、因病缺课登记追踪、通风消毒等工作,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置疫情,严防聚集性疫情发生。
4.发现水痘病例立即隔离治疗
对患者的用品采用日晒或煮沸等方式消毒;照顾患者时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口罩及手套,接触前后要洗手,接触物品做到“一用一消毒”;饮食上可进食软、烂、易吸收、高蛋白、高纤维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