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第四周重点围绕健康骨骼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旨在传播“强肌健骨,运动为主”健康理念,提高公众“骨健康”意识。
骨骼对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具有支撑身体、保护内脏、与肌肉韧带协同工作实现运动等重要功能,骨骼中钙、磷等矿物质的储存更是对人体维持内环境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骨髓也是我们人体非常重要的造血器官。健康骨骼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饮食、运动、改变不良习惯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骨骼问题发生。
一、均衡膳食
骨骼含多种营养成分,其中主要成分是钙,平时在饮食中注重钙的摄入尤为重要,而维生素D则有助于钙的吸收。日常生活中很多食物都含有丰富的钙,例如牛奶、豆腐、花生仁、紫菜、芥菜等;动物的肝脏(猪肝)、海水鱼、蛋类(鸡蛋黄)等食物中含有维生素D,多晒太阳也能明显提升维生素D的吸收,建议每天至少20分钟日照时间。骨骼中22%的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使骨头硬而不脆、有韧性,经得起外力的冲击,所以摄入适当的蛋白质对骨骼的健康也很重要,瘦肉、禽类、鱼、蛋、豆类都是蛋白质的来源。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镁、钾、维生素K等元素,他们对骨骼的生长、代谢都起着重要作用。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平衡营养、均衡膳食是保护我们骨骼健康生长的重要基石。
二、规律运动
规律运动有助于增强骨骼密度和肌肉力量,预防骨质疏松,减少骨折风险。每天进行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可有效增加心肺耐力,减脂、控体重,如慢跑、游泳、自行车等,主动身体活动最好每天连续6000步;每周进行2-3次抗阻运动,抗阻运动可增加肌肉力量和质量,增加瘦体重,强壮骨骼和关节,预防摔倒,利用自身重量、哑铃、水瓶、沙袋、弹力带和健身器械等进行抗阻力运动,抗阻肌肉力量锻炼隔天进行,每次10~20分钟;每天进行柔韧运动,可增加关节活动度,预防肌肉损伤,消除肌肉疲劳,提高运动效率,如太极、瑜伽、舞蹈等,最好每天进行,特别是进行大强度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前后。
三、戒掉不良生活习惯
不良生活习惯会对骨骼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损害,吸烟产生的有害物质可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抑制其活性,从而影响新骨形成;此外,吸烟还会促进破骨细胞活化,加速骨质流失,进一步加剧骨质疏松。长期大量饮酒也可能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因为酒精会干扰钙的吸收和利用。戒烟限酒、规律作息、多参加户外活动不仅能保护骨骼健康,更能明显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日常生活中注意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也要注意防治跌倒和碰撞等意外伤害,减少骨折风险。同时,定期体检也有助于发现骨质疏松等问题,便于及早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