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子通过摄食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以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为主,部分病例可伴有发热、乏力等症状。
健康提示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注意厨房和饮食卫生,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
(2)食品要严把质量关。不购买变质的禽、蛋、肉、水产品等原材料。加工食品时做到生熟食物分开,厨具、容器生熟分开。食物要彻底煮熟烧透,剩余食品和隔夜食品尽量不食用,如俅问秤糜Τ沟准尤取�
(3)外出就餐注意安全卫生。一定要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餐厅,不吃未彻底煮熟的食物,不喝不干净的水,不吃腐烂的蔬菜、水果。不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不采集、不食用不明野生菌和野生植物。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减少交叉污染风险。不直接饮用未经任何处理的地表水、雨水、洪水等,饮用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
(4)食物储存需注意。尽量不要一次采购和储存大量食材,短期存放食物应注意低温、防尘、防蝇虫、防鼠和隔水防潮。
(5)特殊食物风险应注意。生豆角或未煮熟的豆角含有皂素和植物血凝素,可能引发中毒。因此,豆角烹饪前需清洗干净,烹饪时需煮熟煮透食用。
(6)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当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时,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身边有腹泻患者或家人腹泻时要注意饮食隔离,做好餐具等消毒。